今天分享的是:国家电投 姜晓霞:以电锅炉-蓄热水罐为核心的储热调峰系统
报告共计:38页
以电锅炉-蓄热水罐为核心的储热调峰系统研究总结
在能源结构调整与电力系统转型的背景下,国家电投姜晓霞提出的以电锅炉-斜温层蓄热水罐为核心的储热调峰系统,为解决新能源消纳与火电灵活性改造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电锅炉 。
火电灵活性改造背景与政策驱动
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,截至2024年底,水电、风电、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4.4亿千瓦、5.2亿千瓦、8.9亿千瓦电锅炉 。但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导致弃风弃光问题加剧,2024年全国风电利用率为95.9%,“三北”地区冬季弃风问题尤为严重。与此同时,火电虽装机占比降至43.14%,但发电量占比仍达67.36%,仍是能源系统的“压舱石”。政策层面,国家提出“三改联动”等要求,2027年需实现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“应改尽改”,推动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。
储热技术在调峰改造中的应用
储热技术是热电解耦的关键手段,包括熔盐储热和水储热电锅炉 。熔盐储热具有储能密度高(420)、调峰幅度大等特点,适用于高温工业蒸汽场景,但系统复杂、技术难度高。水储热技术成熟、投资成本低,以电锅炉-斜温层蓄热水罐为核心的系统通过密度分层原理实现冷热同储,常压罐工作温度95-98℃,承压罐可达110-130℃。电极锅炉效率超99%,功率调节范围0%-100%,可提升机组深调峰能力。
国家电投的技术方案与创新
国家电投研发的斜温层水储热技术实现了多项突破电锅炉 。布水器设计打破国外垄断,斜温层厚度低于0.5米,储热效率达97%。23000立方米蓄热水罐与50MW电极锅炉配套的系统,在清河电厂项目中实现热电解耦,调峰深度达80%,年消纳弃风电量2357万kWh。该技术通过CFD仿真优化布水器参数,解决了变工况下的稳定性问题,形成了从设计到应用的完整体系。
应用成效与市场前景
该系统已在长春热电、松花江热电等多个项目中应用,总储水量近25000吨电锅炉 。霍林河项目单月调峰电量超2000万kWh,宝之谷项目年节约费用超200万元。清河电厂项目投运后,机组最低负荷降至20万千瓦,年减少CO₂排放3.2万吨,深度调峰收入超1.3亿元。随着技术进步,储热调峰系统在核能供热、跨季节储能等场景的应用潜力巨大,将成为新能源与清洁供热的“粘结剂”,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